美文示范
推动思政课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博鱼综合下载app
进博会是参展企业推出前沿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几年来,美敦力展出了近400款创新产品及疗法。今年,美敦力聚焦心脏及血管、医疗外科、神经科学等医疗领域,带来了7款首展展品。例如,新一代体外膜肺氧合系统的设计更加轻巧便携,可以收纳到鞋盒大小,防撞防压防水,在极端环境下也可使用,可满足多场景需求。另外一款应用于2岁以上人群的胶囊内镜,患者吞服后,可利用其内置摄像头记录患者的胃肠道影像,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同时减少了传统胃肠镜检查带来的不适。
“自2018年以来,我们每次参加进博会都有新体验、新收获。进博会平台强大的‘溢出效应’,让我们的创新医疗展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也让前沿医疗技术通过进博会平台获得更广泛普及。”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顾宇韶表示,公司坚定扎根中国市场,构建本土价值链博鱼综合下载app,期待携手各界伙伴继续推动科技创新和医疗产业的深度融合。
操作更智能。“产品集成了数字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远程监控与管理的智能化。”美卓伦仪表中国工厂负责人余和伟介绍,这款超声波流量计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流体流量,还能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当流体流量出现异常波动时,超声流量计能够迅速捕捉到这一变化,并发出警报。
展示区域内,放置着一张米白搭配深灰的双人床,伴随静音窗帘的开合,室内灯光随之变得明亮或柔和。这套配有“舒适睡眠系统”的卧室样板间,是日本松下控股集团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一项创新成果。据介绍,“舒适睡眠系统”不仅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人体呼吸、脉搏等睡眠相关生理指标,还可与该公司“6恒气候站”空气管理系统联动,综合调节空气湿度、温度、光线明暗等,为用户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2019年,松下首次在进博会上提出“智感健康”业务构想。借助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2023年2月,松下在中国打造的首个健康养老社区——雅达·松下社区正式落成,包括“舒适睡眠系统”在内的多项创新商业方案迅速在中国多地落地开花,“智感健康”由商业愿景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目前,同类项目已有38个,充分展示了进博会“展品变商品”的市场影响力。
“碧迪医疗始终将进博会作为展示创新产品与行业领先科技的首要平台。”碧迪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邓建民表示,通过历届进博会,碧迪医疗已有95%以上的展品得以加速上市。今年进博会上,碧迪医疗针对前沿生命科学研究、血管通路维护、女性医疗护理和智能监护场景的4款首秀首发产品获得不少关注。邓建民说:“我们期待继续借力进博会平台,推动更多展品在中国落地应用。”
本届进博会上,达能展示了历时15年研发的奶粉产品——爱他美至熠。这款奶粉旨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营养的更多需求。展台上,多款儿童成长奶粉、电解质饮料等产品,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进博会开幕当天,达能还与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签约,共同开展针对遗传代谢患者及有特殊营养需求群体的关爱、宣教及科研合作。
通过进博会,达能不仅加快引入全球先进营养产品和数字化健康服务,而且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创新研发和产业链布局。2018年来,达能在中国市场新设了一个开放科研中心,投资了两个专业特殊营养工厂。基于进博会上获得的消费者需求洞察,10余款“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定制化新品加速落地,越来越多的全球突破性产品在中国市场首发,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行车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尤其是黑夜和恶劣天气下的行车安全。”立邦中国集团品牌公关中心总裁蔡志伟向记者介绍,智慧路面标识漆通过提升道路标线能见度,让道路能够更清晰地被肉眼和激光雷达所识别。在夜间车灯照射条件下,识别距离可增加130—160米,在60公里/小时车速下可为司机增加8到10秒的反应时间。此外,智慧路面标识漆是常温喷涂漆,更加节能环保。
今年是立邦首次亮相进博会,该公司带来了两款全球首发和一款中国首发创新产品。立邦展台设立六大板块,展示关于城市空气净化、智慧道路建设、汽车产业减碳、海洋环境保护、城市更新等场景下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进入中国市场30多年来,立邦在中国建立了74家工厂、10家研发中心,还于今年在上海浦东启动了亚太研发创新中心的建设。
博鱼综合下载app
研究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模式,对于制定流感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2024年11月8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关于季节性流感的全球时空传播动态及驱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以“COVID-19 pandemic interventions reshaped the global dispersal of seasonal influenza viruses”为题,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
面对国际科学难题,余宏杰团队首先从疾病自然史出发,突破对疫情发生规律的已有认知,解析个体和群体的疾病负担,最后确定其特异的传播网络和演化机制。通过前期的深入研究和积累,余宏杰察觉到,COVID-19大流行给所有呼吸道传染病研究带来了“机会”:尽管感染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不同,但COVID-19大流行期间所采取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其传播的阻断作用是共通的。
余宏杰重点思考这些问题:COVID-19大流行是否会影响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和进化动态?可否重塑季节性流感全球传播和进化的格局?季节性流感何时恢复至大流行前的水平?余宏杰带领团队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开展研究。余宏杰的博士研究生陈志元从描述大流行期间全球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入手,不出意外地发现其整体活动水平显著降低,并且B/Yamagata谱系自2020年3月后似乎“销声匿迹”,但伴随全球针对COVID-19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的逐步解除,流感病毒的活动水平又逐渐开始恢复。
研究聚焦在重建四个时期“大流行前期(2017年1月-2020年3月)、大流行期的急性阶段(2020年4月-2021年3月)、大流行期的转变阶段(2021年4月-2023年4月)和大流行后期(2023年5月-2024年3月)”的全球季节性流感传播动态。余宏杰表示,团队整合全球流感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基因序列数据和人群航空流量数据,将全球分成了12个区域,在贝叶斯系统动力学的框架下重构了四个时期的季节性流感传播模式,并估计了传播的相关参数和潜在驱动因素。
研究结果发现,季节性流感的活动水平和区域间航空流量均经历了“下降后恢复”的过程。区域间航空流量往往代表着长距离的人群移动情况。在时间异质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框架下进一步结合基因序列数据,团队发现,区域间航空流量是四个时期全球季节性流感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估计地理进化树中的主干区域,发现大流行期间,南亚和西亚分别是维持A型流感和B/Victoria循环的关键区域。
本研究识别了全球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特征和传播关键区域,明确了针对COVID-19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区域流感病毒进化/循环独立性的影响,以及大流行后流感传播模式的稳健恢复以及新型流感毒株起源地的不确定性,强调了加强呼吸道病原体的病毒学和基因监测、及时调整疫苗接种策略和监测方向的重要性。研究结果对未来大流行的综合应对提供了实证依据博鱼综合下载app,将加深大流行情境下对季节性呼吸道病原体传播和进化的理解。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博士生陈志元是此文章的独立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双聘PI余宏杰与牛津大学Moritz Kraemer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Philippe Lemey教授、皇家兽医学院Oliver Pybus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